| 
 
 学佛要以戒为本、以戒为师。 
 
 
 戒是什么? 
 
 就是能够守住自己的身、心,还有意念,不要造业,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守戒。 
 
 本是什么? 
 
 就是根本,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己守戒,这个人就失去了根本,就是失去了根本的佛性。 
 
 戒是无上的菩提本, 
 
 也就是说,戒律是能够让你成佛、成菩萨最大的一个根本。 
 
 
 以戒为师是什么? 
 
 就是一定要经常检点自己,想一想自己做得对不对,我这样做是不是可以,这就等于拥有了一个老师。 
 菩萨说,众生皆具佛性,都能成佛, 
 
 就是说,人具有成佛的本性,因为众生皆具佛的本性,人的良心都是佛所拥有的, 
 
 佛心和良心都是深藏在心中的东西。 
 
 佛心乃善心、慈心,所以,拥有慈悲心的人,他就拥有了佛心。 
 
 只有当你的佛性经过显现,也就是你相信了佛之后,你的佛性才会慢慢地显现。 
 
 很多的佛是在人间成佛的,很多的菩萨、很多的人是在人间修成佛的, 
 
 所以,三世诸佛中很多的佛都是在人间成佛。 
 
 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在人间成佛的话,那么你就要好好修了,那你就不是这一辈子能够修成的。 
 
 越是享福的地方越是难以成佛。 
 众生因为在人间能成佛,更应该去努力学习佛教的正见,就是学习正确的佛教,正确的佛教就是正见。 
 
 要加强佛理的领悟,就是要懂得领悟佛法的理论,学佛的理论就是学佛的基础。 发心求受五戒,就是发心去让自己受五戒。 
 
 意念里恨死他了,恨不得把他宰了,这也叫杀生。 
 要增长同体悲、无缘慈。 
 
 就是要感受别人的痛苦和感受别人的喜悦,就是人伤我痛,今天他家里出事了,我很难过; 
 
 人家不好了,你要伤心得不得了;人家好了,你要开心得不得了,那就是同体悲、无缘慈。 
 
 你对一个人好,不要因为他是你的家人或者是你的孩子,不管是谁,只要是一个人,你就应该对他好。 
 你要永远有一种悲愍之心,要无缘大慈,你才能达到法身的智境。 
 
 只有当你怜愍了众生,你的慈悲心才会显现出来,这样你才会有智慧地达到这个境界,叫“智境”,否则这个人活在世界上他是没有智慧的,他达不到这个学佛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