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 style="background-color: #888888
问:師 父常说我们做错事情念礼佛大忏悔文念到自己没有芥蒂就好。请问,怎么分辨自己有没有芥蒂?是自己忏悔干净了,还是同 修容易原谅自己,自己以为自己业障消掉了?
答:不想了,就没了,这个是自然的东西。如果你念到后来自己都不想这个事情了,想不起来了,这就真的没芥蒂了。你想得起来,你还用你的意念去把它化掉。比方说,你欠这个人的,你一想想起来了,“哎呀,这有什么了?我欠他什么了?他也欠我的啊。”过一会儿又想起来了(又想起来肯定就是没忏悔干净?)对,又想起来了,就说明你跟他这个芥蒂根本没有化掉。只是你用人间的一种解释想化解跟他的冤结,实际上化不掉的,真的化掉了,想都想不起来了。
问:有的时候比较厉害的那种恶缘,是要念经念到自己心中想起来这个事情没有芥蒂了,还是要念到另外一个人心中想起来没有芥蒂了才算化解?
答:实际上当你自己心中没有芥蒂的话,对方已经基本上没有芥蒂了,这个就是一种自己消除自己的业债的方法。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方说跟你爸爸妈妈两个人今天拌嘴了,之后你心中一直在消消消,你消掉了,觉得“哎呀,爸爸妈妈会理解我的”,这个时候从你的脸部表情,你的讲话语言,你回到家还是跟妈妈像没有发生过事情一样的,你说说看妈妈是不是很快就消掉了?她一定会觉得“女儿现在都这样了,对我蛮好的,我为什么还要对她不好啊?”也就是说实际上心有灵犀一点通,当你自己念到你的心能够原谅对方,或者能够责怪自己,已经觉得自己做错了,能够改变一个思维的时候,实际上对方会随着你的思维慢慢改变的。所以很多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大家都OK了,大家都好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所以人家说“天时、地利、人和”就这个道理。你也想解决,我也想解决,大家一碰,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shuohua20130816 14:52
问:有时候師 父回答,我们要对某一件事情忏悔的话,就是念礼佛大忏悔文到心无芥蒂;但是对有一些事情,師 父就明确地开出了具体的礼佛大忏悔文的数量。请问師 父,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答:一个就是积重难返,太多了,数量都开不出来的。心无芥蒂,也就是说你这个人恨人家已经恨到骨子里了,一直念、一直念,念到哪一天,你已经不恨他了,你就成功了。那个是有量的变化的,这个是已经没有数量的了。就是他的业障大和小、重和轻的问题。
Wenda20181116 43:26
忏悔时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很快能心无芥蒂,是否也算消除了业障
问:師 父说过,对一件事情心里没有芥蒂了就是忏悔掉了,那么在忏悔的过程中,一直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可能很快就会心无芥蒂了。请问師 父,这样也是把这个业障忏悔消掉了吗?
答:是啊(如果心理暗示不等于把业障忏悔掉,我们应该怎样区分二者的区别呢?)很简单,你想都想不起来一个业障了,那肯定没有了;如果你心里一天到晚想起来,那说明在你的心中已经有这个芥蒂了,说明已经进入了你的八识田中,那你要把它挖出来再清洗,然后把它弄掉,那就是靠一个坚强的意志力了(明白了。師 父)
wenda20151009 0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