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4332|回复: 0

【视频拓展+题卡】SF每日BHFF《提起觉照》(2021年4月29日)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435

帖子

5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948
发表于 2021-7-30 16: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惠心 于 2021-12-15 13:18 编辑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4月29日)

白話佛法


《提起覺照》


当一个人婚姻没有破裂时,他永远不能理解离婚的痛苦。
当一个人还没生病的时候,他永远不能理解别人生病时候的痛苦。


当一个学佛人拜佛念经一求就非常灵验时,边上不学佛的人永远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虔诚。


当一个失去希望和理想的人,在人生中最苦恼时,如果有人告诉他拜佛后能够改变人生,当他拥有这种法喜的时候,是任何不学佛的人都无法理解的。


当一个人心灵有的寄托的时候,别人永远不会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法喜充满。


不理解别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病。不承认错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很多人的一个弊病。


人因为太注重了自我感受,所以才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现代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人心越来越贪。人跟人的交往充满着瞋恨、贪欲和愚痴,使人不能理解对方,造成了对别人和自己的伤害。


管理好自己的心,管理好自己的情,你的心才不会被伤害,你的情才不会受伤,你的心情才会慢慢地好起来。


烦不完的人间事,操不完的人间心,你的心慢慢就会由烦心变为凡心。


身观自心找佛性,
定慧双修清净心。
启发佛智般若高,
誓愿度众成佛道。


人在社会上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学佛后,都要用智慧来选择妙法,化解纷争。有时候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


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今天一天讲错多少话?做错多少事?想过多少不该想的事情?
这就叫善念生“觉起”。


经常定下心来,想想自己这辈子做错多少事情,不能再轮回了。


经常想一想:我今天一天活得有智慧吗?我用了多少智慧解决问题?


常和智慧作伴,这样你才能在逆境中顺利。


看淡放下是解脱,
逆境锻炼我避祸。
提起觉照保平安,
烦恼菩提须转换。


人要学会对治自己身上的毛病。


如果贪了怎么办?用经常布施来治自己的贪念。贪心减少后,人才会自觉持戒。常有贪心就不能持戒。


如果瞋恨了怎么办?换位思考,想想别人的苦、别人的难。经常想想活在世上每个人都不容易,学会原谅别人。


愚痴心来了怎么办?赶快念心经,“求菩萨保佑让我开智慧,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不该想的不要想,不该贪的不要贪,不该做的不要做,这样你才能降伏烦恼。忘记自我,才能去除自私的愚痴心,停止杂念和妄想。


在佛法上称为“止观无我”。常观无常才能缘起性空。


三心不得常照应,
往事已过成泡影。
守住当下不变故,
今世修成变彻悟。


拓展学习搞要


1️⃣如何理解“修缘觉”


2️⃣学会倾听才能理解别人


3️⃣理解别人才能生出感恩的心


4️⃣理解别人才会有真正的自我感受


5️⃣怎样理解感受和觉醒是相辅相成的


6️⃣不能转化欲望,就会失去生命的智慧的觉照


7️⃣如何理解“有常者必无常,富贵者必不久,会合者必别离,强健者必归死”


拓 展 音 频 合 集



1、如何理解“修缘觉”

    ——Wenda20200119 56:55 



男听众师父,同xiu在听您法hui开示时,听到师父开示的一个偈语“红尘修缘觉、般若去尘埃”,“修缘觉”是怎么理解呢?


师父答“缘觉”,就是你要对世界上任何有缘的事情有觉悟,不要去沉迷在里边,沉迷在里边你就成不了缘觉了(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2、学会倾听才能理解别人

——wenda20131124B 09:28 



男听众我们如何走进别人的心里,去理解别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希望让别人感觉我很理解他,该怎么做?


师父答师父教你一个最好的方法:先要倾听别人讲,你才能知道人家在想什么。像你这种性格,就讲你自己的,永远不能理解别人。想理解别人的人,首先要倾听别人的讲话,你才能真正地理解别人。跟师父在一起,你永远长的是智慧;跟恨的人在一起,你永远长的是仇恨;跟傻傻的人、愚痴的人在一起,你永远长的是愚痴;跟小气的人在一起,你永远增长的是小气。先要学会跟有智慧的人在一起,有些人交朋友没有智慧的,你跟他交什么朋友啊!有些人整天在你边上讲人家不好,这种人可以交吗?到最后你也会跟他一样,受到所有人的讨厌。所以在你面前说别人不好的人,这种朋友不可交。如果你觉得他最近特别讨厌,少跟他接触就是了。


3、理解别人才能生出感恩的心

——Wenda20170806B 09:16 



男听众师父,如何理解这句话:理解别人才能生出感恩的心。


师父答你理解别人,你就觉得别人很苦啊,你才会慈悲别人,慈悲别人,你才会感恩别人。比方说,你看见老婆天天给你做早饭,你吃惯了,没觉得她在努力很辛苦,对不对啊?你以为老婆这么好做的?你看她天天要刷锅子、刷碗,天天早上要帮你把那个弄好,把锅子都弄好,要洗干净,然后煎蛋,蛋煎得弄在锅子上也烦得不得了的……你没感受到的,但是问题她很辛苦。你首先理解她,理解她了之后,你就会感恩她,感恩她之后你就会慈悲她,就可怜她。这不就来了吗?(明白了)


4、理解别人才会有真正的自我感受

——Wenda20171110 40:40     



女听众师父,您在前几天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开示中说了一句话:“经常要换个角度为别人想,你会活得非常地坚强。”您说:“人跟人之间会有竞争,但是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当你知道别人的感受的时候,你才会知道真正正确的自我感受。”师父,“自我的感受”这个怎么理解呢?

师父答自我感受,就是自己有体会。比方说一个男的跟老婆吵架了,说老婆:“你整天在家里,我在外面天天打工、赚钱,苦得不得了,你在家里天天享受……”没有自我感受吧?没有换位思考。老婆一听气得回娘家去了,碗堆得一塌糊涂。他第二天在家里洗碗、洗衣服、买菜,自己做,一天下来,理解别人了。是不是有自我感受了?(感恩师父)


5、怎样理解感受和觉醒是相辅相成的

—— wenda20130616B 01:03:27 



女听众怎样理解感受和觉醒是相辅相成的呢?


师父答感受是你自己通过意识当中的一种感觉,和通过你肉体当中触碰到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给你直接造成一种思维上的影响力,那就是你的觉。而你真的觉醒的话,那是因为你先有感觉之后开悟了,所以叫觉悟,实际上觉醒和觉悟一样。因为你醒过来了,你明白这个世界都是假的,你碰到了很多磨难了,你才知道这个世界什么都是空的;因为我本来不知道婚姻会破裂,因为你自己碰到了婚姻破裂了,所以你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这么真实的,它是空的,人家讲得再好说一辈子不离开你,也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才醒过来这叫觉醒(明白了)


6、不能转化欲望,就会失去生命的智慧的觉照

——广播讲座第39集



师父语在人间的一切现象,其实是一个自我了解自心的过程,自己的心,你到底是喜欢占人家便宜,还是你愿意做什么,这本身就是个了解的过程。所以明心见性就是看见自己的佛性,一个人要看见自己的佛性,你就成功了,如果碰见一件事情,妈妈爸爸怎么对你不好,你心想 我们是孩子,我们不要跟爸爸妈妈怎么样,那你这个孩子,就说明你有本性 你有良心,你就明心见性,因为你知道养育之恩,不管怎么样 我们少参与,我们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自在,你们想想看这个世界上,从家里打到社会,你看看在哪个地方,人不是搞来搞去,你要是哪个事情你都不买账,你到了最后你是什么结果,很可怜。所以希望大家要懂这些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内心要清净自在 转化欲望,你们要记住这四个字,转化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比方说我今天想多拿一点,我今天想多得一点,我看见人家得了 我心里难受,我一定也要多拿一点,好 那你一会儿就会瞋了,就会恨了 一会儿就会难受了,因为别人比你拿得多,你看到了 你很难过,如果你能转化欲望,你就觉得,我拿到的不知道比他多多少了,你拿自己好的 得到的东西,来跟人家不好的比,你心里就会平衡,你总是拿自己欠缺的东西,得不到的东西,去跟人家已经得到的东西比,那你永远是在痛苦当中,所以学佛做人要知道,要离开痛苦 就是要离开欲望,一个人不懂得离开欲望,那你就不能转化欲望,你就会失去生命的智慧的觉照。觉就是感觉的“觉”,“照”就是照耀,你想一想 一个人如果有欲望的话,你的智慧会没有的,我要这个 我不开心,因为他得到了,因为谁谁谁怎么好,谁谁谁怎么不好,你整天在这种欲望当中,你会很难过,所以很多人在郁闷当中,在郁闷当中感觉自己的灵魂,我的灵魂慢慢失去了,我找不到方向了,我告诉你,找不到方向的人就会郁闷,郁闷的人就是找不到方向,忧郁症的人 你告诉我有方向吗,他不知道干什么,他整天地觉得别人在欺负他,在忌妒他,在痛苦当中 你说他能不忧郁吗。所以一个人,如果你忧郁 你一定是在郁闷,如果你感觉自己灵魂失去了,我最近不知道做什么了,你这个人就是失去了觉照,就是智慧的觉照,因为你失去了菩萨给你的关照,那么为什么会失去菩萨对你的关照呢,因为你欲望太多,什么都要,师父告诉你们 你们要记住了,当你一旦耳朵听不见佛音,你不想听了 你不就听不见了吗,眼睛被虚无假象蒙蔽,就是眼睛好像,这个很好 我得到了,那个很好 我得到了,实际上都是一种虚无的假象,你在单位里 你做一个领导了,做一个老板了,你开心得不得了,你能做多少时间,你这个换来换去的,世界上一切都会换来换去的。所以一个人不要被你眼前的,好像我永远会这么管理下去,我永远会怎么样,我永远会美丽下去,很多女孩子长出来长得蛮好看的,你永远是这个脸吗,你看看很多老妈妈的脸,现在老了,但是从她的老脸上,还看得出她青春的年华,她正在虚度年华,要学佛 不学佛就叫虚度年华,所以听师父的话,你要领悟佛法的光芒,你要看见佛法的光芒,那就是什么 一切都是虚幻的,它一直会延续下去的,也就是说,你今天拥有的东西可以没有,但是你没有的东西以后也会有,但是这个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偷来抢来的,是你自己修心修来的,你看很多人不跟人家争,什么都有了 对不对,很多人天天争,争到后来都轮不到他。你说你在一个公司里边,单位里两个人争来争去 争来争去,你跑到领导面前去讲他不好,他跑到领导面前去讲他不好,最后领导说,你们两个都不是东西,因为领导掌握了,你们两个不好的东西,因为你讲他是事实,他讲你也是事实,最后领导就不会让你们两个上,找一个平时不讲话的,老老实实在那里,来 你做处长吧,现在听懂了吗,争斗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好处,除了给你带来精神疲劳 心灵创伤,还能带来什么 带来白头发,带来吃不好睡不好,很多人带着希望 带着梦想,来到了这个世界,也有人带着眼泪 最后带着悲伤,离开了这个娑婆世界,告诉你们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来无常 去无常 快得不得了,有什么用,所以就是告诉你们,在这个世界上,不修行的人 你就会时常地幻想,有欲望,修行的人知道欲望是空的,是假的是没有的。


7、如何理解“有常者必无常,富贵者必不久,
会合者必别离,强健者必归死”

—— wenda20171231B 47:53 



男听众佛陀说世间有四件事情不能永久保存,请师父开示。第一,有常者必无常。如何理解?


师父答人以为自己活在世界上很长的,哪个事情长的?(没有)小时候你还以为这个桌子是你的呢,过去第一个上班的地方,以为这个办公桌是你一辈子的,有常吗?换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是的。第二,富贵者必不久)想想看,富贵的人哪有久啊?富不出三代(真的是这样。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好好地……)没有功德。你自己这一代吃喝嫖赌、吃喝玩乐,你孩子怎么能受到庇荫?(对,明白了。第三,会合者必别离)就是分离、别离,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是。第四,强健者必归死)我问你,你身体再强健,会死吗?(有老去的一天)身体好得不得了,有什么用?最后总是一个“死”字,谁都逃离不了的(佛陀说这四点,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常,都是短暂的,没有长久。是这样吗?)对。你不要以为这个人身体好得……照样要死。佛陀告诉你们就是这样的。“哎哟,他跟我要好得永远不分离了”,佛陀告诉你,必分离。就这么简单(明白了

一、师父每日B.H.F.F-《提起觉照》互动答题


1、不理解别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    )。不(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很多人的一个弊病。人因为太注重了(      ),所以才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2、烦不完的(    ),操不完的(    ),你的心慢慢就会由烦心变为(    )。


3、身观自心找(     ),定慧双修(      )。启发佛智般若高,誓愿度众成(    )。


4、人在社会上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学佛后,都要用(     )来选择妙法,(    )纷争。有时候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今天一天讲错多少话?做错多少事?想过多少不该想的事情?这就叫善念生“(     )”。


5、看淡放下是(    ),(    )锻炼我避祸。提起(    )保平安,烦恼菩提须转换。


6、人要学会对治自己身上的毛病。如果贪了怎么办?用经常(     )来治自己的贪念。贪心减少后,人才会(   )持戒。常有贪心就不能持戒。如果瞋恨了怎么办?(    ),想想别人的苦、别人的难。愚痴心来了怎么办?赶快念(    ),“求菩萨保佑让我开智慧,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不该想的不要想,不该贪的不要贪,不该做的不要做,这样你才能降伏烦恼。


7、忘记(     ),才能去除自私的愚痴心,停止杂念和妄想。在佛法上称为“(       )”。常观无常才能(       )。


8、三心不得(     ),往事已过成泡影。守住当下(     ),今世修成变(      )。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通病  承认错误  自我感受


2.人间事  人间心  凡心


3.佛性  清净心   佛道


4.智慧  化解  觉起


5.解脱  逆境  觉照


6.布施  自觉  换位思考  心经


7.自我  止观无我  缘起性空


8.常照应  不变故  彻悟



二、本期自测题(温故而知新)-BHFF1-11《善事和功德的区别》


建议请先预习答题,再对照答案,考考自己对BHFF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1、要在菩萨面前发心吃素,吃素就成为不杀生的一种(     ),所以乐善好施,帮助别人,连行孝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都要(      )。


2、但在庙宇观音堂等(     )菩萨佛的地方,任何(     )都是功德,不需另外发心了。


3.善事(     )只有在菩萨的见证下才可以转成(      )。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善行  发心


2.供养  善事  


3.善念  功德



三、【F言F语背诵】--摘自【FYFY 小册子 】


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能力,用心做每一件事,经常校正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方向。    



image.png


1.jpg


2.jpg


3.png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此篇文章在编辑和分享过程中,有不如理.不如法之处,恳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恳请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慈悲原谅!                                                                                             感恩合十

男听众有同修总会遇到很多善缘的人,也能度到很多人;有的同修周围的环境度人就是很少、很慢,这是跟他前世的善缘福德有关,还是跟他今生的愿力有关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师父答跟他今生愿力和上辈子的福德都有关系(哦。那环境不是特别理想、度人比较少的人,应该怎样才能改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很简单,发心啊,现在有网络度人啊!多写正能量的东西,把一些佛言佛语发给人家,让人家先有兴趣,好好度人,这都是方法,都是妙法(好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02:50 , Processed in 0.06728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