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3414|回复: 0

【视频拓展+题卡】SF每日F言F语《调节心态》(2021年5月24日)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435

帖子

5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939
发表于 2021-12-13 13: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惠心 于 2021-12-15 18:50 编辑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5月24日)


《调节心态》


学佛有一个真理,想“如如不动”,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嘲热讽”,经得起“赞叹吹捧”。


修行修心,其实就是在人间短暂的生命中,去解开真实究竟的佛法深意。


修心,就是尽形寿(意思是一直到寿终)的一个过程。修心人有时候别人觉得他很寂寞,但是他心里并不寂寞。虽然刚开始修真的会觉得很寂寞,这是因为他心中还没有住佛,等佛菩萨常住在心中,当然有佛菩萨陪伴的人他永远不会觉得寂寞。


众生颠倒又梦想,
学佛正信又正念。
颠倒梦想很难醒,
正信正念听佛音。


一个人一旦发愿,就必须坚持自己的愿力,终生行善,终生信佛,不懈怠。


将观世音菩萨装在心里,菩萨会指导你,因为修心是终生的行持,在修心过程中根本用不着长吁短叹,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是修心人,有菩萨保佑。其实修行就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获取人生真谛的一个开悟时机。


红尘中修行注定是艰难而孤独,如果没有高僧大德或明师的指导,当然很难修成正果。
师父的白话佛法,贴近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解门”和“行门”的修心中次第进行,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学白话佛法。


佛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佛法的人,不是读了多少经典、谈出多少高论,而是在听闻佛法阶段,当下就能接受用得上的佛法,这就是佛法中讲的“动中修禅”,生活佛法化。


真正地去理解它,去做到它,这就是“生活禅”,你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和这世间的“果证”。


生活中修行,
修行生活中。
佛法生活化,
生活佛法化。


要做到这些,需要锻炼一颗清净忍辱的心,去越过修行路上的各种障碍。把内心擦拭干净,把“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彻底照空,有空性就不存在障碍。


举个例子,当你晚上在山乡路上开车,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你不知道前面有没有障碍,你很怕掉到沟里或摔到山下。当你的车灯照见了前方的路,知道前面全都是空空荡荡的,那你才敢继续开。这就和照见五蕴皆空是一样的道理,只有照见一切空性,你才能修好心,学佛的奥妙就在于此。


谁说学佛人孤独,有成千上万的佛子陪伴,还有护法菩萨和诸佛菩萨常住在心中,永远地指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是最幸福的,佛法难闻今已闻。希望你们好好地修,一路排除杂念,跟着佛陀指引的佛道,在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下,一世修成报佛恩。


当下学佛今世福,
不闻佛法真没福。
借假修真红尘倦,
出离苦海还心愿。


师父再三跟大家讲,要学会调节心态。什么叫调节?调节犹如冷了多加点衣服、开个暖气,热了少穿点衣服、开个空调一样。但是调节得好,能让自己身体不感冒;调节得不好,身体不适加感冒。冷有冷伤风,热有热伤风。心情也是这样,调节得好,一切都会平安过;调节不好,心情忧郁惹烦恼。


所以调节靠着心灵,心灵靠着正能量,正能量来自于菩萨的教诲和佛法的教导。


过去的一切要想空、看穿、全放下,一切就如过眼云烟。


就像你想外出旅游,你看见天空,盼望着天气好、有云彩,能够出去一样,当云出来的时候,你是多么地欢喜,可以出去玩了,但这只是一瞬间的快乐。我们只是人间的过客,所有的人和事物只是感受,不能留住。


云过云散,谁会记住?缘来缘去,最后缘尽,一切归空,道理一样。


知佛法,懂道理,珍惜当下,好好修心,那才是上乘之道。学佛法能够让我们开悟明理,能够让我们转凡成圣,希望大家努力修心。


心灵修持第一位,
身心健康快乐归。
不争不斗离红尘,
清净安乐凡成圣。


拓展学习摘要


1️⃣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

2️⃣如何调节疏通自己的心灵;学佛就是学做人


3️⃣成功在于不断地调节,不能执著、思维僵化


4️⃣要调节好心态,从内心真正忏悔


5️⃣愿力的重要性


6️⃣愿力要去做才有效果


7️⃣许的愿要做到才能消业障


8️⃣师父开示“佛、禅、茶、道”


9️⃣如何拥有禅心



拓 展 音 频 合 集


1、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

—Zongshu2018091509:17

师父语要学会怎么样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一如既往,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学会调整,学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要懂得怎么样能够放下。人的命运无常,没有常态的。所以我们不能保证明天,也不能保证今天。


2、如何调节疏通自己的心灵;学佛就是学做人

  -Wenda20160306B 45:59

听众问师父您说过修心就是调心,例如受人冤枉我们可以在心里面对观世音菩萨说:“我没有做错。”也可以告诉自己:“受冤枉一定是我平时做得不够好,造下了受冤枉的因,才有果报。”还可以认为我们在人间就是无常的,就是来受苦的,多忍忍。那么我们依照什么来调节、疏通我们的心灵?


师父答就是靠佛法,靠多听听师父的《白话佛法》,多懂一点人间道理。实际上很多人很傻的,学佛他不懂人间道理,那学什么佛?学佛就是学做人,做人做得好,这个人学佛就学得好。


3、成功在于不断地调节,不能执著、思维僵化

—Wenda20180819B08:54 

听众问师父,您讲了四点,我分享一下。你想让人家不伤害你,你要学会人生四个“别”。一,别因为一点小事而钻牛角尖,着急发火,以致因小失大,后悔莫及;二,别过于看重人间的名利得失;三,别那么多疑和敏感,容易曲解别人的意思;四,别在生气的时候做出任何决定。生气的时候只要你做任何决定,你可能一生后悔。


师父答是啊,生气的时候绝对不能做选择的。很多人一辈子就是生气的时候做了选择,觉得自己是对的,慢慢地做下去就是错下去。因为你要知道,任何一个好的飞行员,任何一个好的船长,他绝对是在调整的,而不是不调整。就像铁达尼号冰海沉船的船长一样,有大副告诉他,“前面你没看见,白的东西”,他撞到冰山上去了(对对对)人家劝他,他不听的。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不停地在调节啊。天气都在调节,温度都在调节,一个人想好的事情怎么不调节啊?(对,人家和他说了,他不信。我记得是这样)对啊。我碰到过,有些人就在我们身边,“我想好了这个事情,我就开始,死不回头,因为我想过了,我想好了,我不要就不要了”。神经哦,真的,这个就是执著,太执著了。什么叫不要就不要?什么叫要了就要了?要了也会没有,有了也会再有,这个东西都在变化当中的。现在已经21世纪了,你还钻在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看一个人好就好到底,看一个人不好就不好到底。现在的人多会变啊!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哪有永久的好?哪有永久的坏?没有用唯物辩证法来看问题。所以脑子僵化,身体老化,最后火化(呵呵,明白了)


4、有文化更要调节好心态,从内心真正忏悔

—wenda20160306A05:31 

听众问师父,您再骂骂我,再指点我一下,我真的想好好地修,跟着观世音菩萨、跟着师父回家。请师父您再指点我一下,我在这个学佛修行路上还有哪些要注意的。


师父答你现在知道了吗?有文化不代表有修养,不代表有品质和道德(是的)人有贵气,有钱,不代表你有道德、有品质,没有用的。你要好好地修,从内心当中来忏悔自己。你要记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对自己的父母亲不孝顺,不能忍让,以后你的孩子不会对你很好地忍让。所以你自己要懂,有了文化更应该知道怎么样能够来调节自己的心态。知道得多了,见得多了,更应该懂得什么叫对、什么叫错,明白了吗?(明白了。师父,恳请您加持弟子能够让弟子救度到更多有缘众生,也恳请师父能够加持弟子能够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坏习气,也恳请师父保重身体,苦海中的众生们需要您,师父)改脾气,不要下贱,但是自己不要变得非常贡高我慢(听懂了,感恩师父)


5、台长开示愿力的重要性

 —wenda20160306A 05:31

听众问心·灵·法门修改命运三大法宝:许愿、念经、放生,其中愿力是不是可以最快最彻底地改变命运呢?请师父开示一下愿力的重要性。

师父答愿力的重要性,因为有“愿”才会有力量,有力量才能改变,所以愿力最重要。一个人没有力量,怎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愿、有力。有力量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了。愿力是真的很厉害。愿力是初期的,能够把菩萨找来。因为当你的愿力大了,菩萨、天上、地下都会震动;你愿力小,菩萨、上面、地下没有太大的能量给你。所以有了愿力之后再去做,那你很快就会改变你的命运了。


6、愿力要去做才有效果

—wenda20161016A10:30

听众问师父,我们XL法门的三大法宝念经、许愿、放生,我们要有愿力,这个愿力可以消除我们一部分业力。我们有大愿的话,消除我们的业障到百分之多少呢?


师父答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比例。愿力大的人当然可以消掉自己很多业力,但是愿力在实行当中要看你具体的运作情况。比方说你愿力很大,你没有去做,只是个愿力有什么用?愿力要去做的,做了才会有效果(如果他去做了,给他消除的业障会很多吗?)再怎么消也是50%吧,最多了。


7、许的愿要做到才能消业障

-Wenda2019121557:56 

听众问师父开示过许愿清修能够消掉往世三分之一的业障,许愿尊师重道也可以消掉三分之一的业障。那么如果同时许了这两个愿力,是不是等于消掉了往世三分之二的业障呢?

师父答也不是,谢谢观世音菩萨(因为我们前世或者今生诸多的孽障,不敢想象如果我们


8、师父开示“佛、禅、茶、道”

-Wenda2020072452:21

听众问师父,济公菩萨有部电影叫《茶亦有道》。能不能开示“佛、禅、茶、道”四者有什么样的联系?

师父答“禅”就是让你沉淀,沉淀之后才能出智慧。“茶”就是锻炼你的恒心,锻炼你的毅力。喝茶要有耐心的,你说说看,没有耐心的人能喝茶吗?没有耐心的人喝饮料了。呵呵(对对,我喝茶拿起来就喝了)你喝茶要慢,要品茗,要品茶,品茶要有时间的,时间就是一种耐心(“茶亦有道”的“道”呢?)茶道实际上就是告诉你,水冲下去之后,好的茶叶它是沉在下面的,不会浮在顶上的。那么人也是这样的,越沉静的人、越寂静的人,越有功夫,越有修养。所以如果喝茶,第一要看,二慢,三喝茶。你知道茶叶好坏,才能品尝到它里边的内涵。有的时候这个茶叶表面上看起来……冲下去很香,喝下去一点都不香的;有的茶叶冲下去没有味道,但是喝起来越喝越有味道。这就是禅道,跟茶道一样的,越陈越香。为什么老普洱就好喝?就这个道理(明白了。您讲了“禅、茶、道”,最后一个字是“佛”,它们这三个字与“佛”字有关系吗?)一个能够稳定的人,一个能够沉淀的人,一个能够有智慧的人……禅就叫智慧。能够喝茶的人,他不会吵架的,喝茶的人不太会发脾气的。过去喝茶的人总是慢悠悠的、有修养的人。没有修养的人哪会品茗啊?家里没有点地位、没有点文化程度,不会品茗的。佛性,有佛性的人就是稳扎稳打的人,有佛性的人能够通过品茗、通过禅悟悟到菩萨的境界,所以他就是在人间能够明心见性、开悟成佛(明白了。师父您讲得太好了,太精彩了)


9、如何拥有禅心

—Zongshu201711127:28

师父语学佛要精进,要有信心。什么叫禅心?禅心就是智慧之心,禅心似动非动。禅是什么?就是锻炼自己去接受不同的事物和人。不管发生什么了,要把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不管别人怎么想的,你不管对什么样的人,哪怕很凶,很善良,你先把心定下来,叫淡定。你对他没有了追求,没有欲望,你就拥有了禅。所以一个人只要对人家有要求,你的智慧就离开你了,因为你想得到,你想得到你就会放弃自己心中的原则。没有原则的人,修不好心的。一个不懂得自律、克制不住自己毛病的人,都没有什么好处的。他的禅心不能如如不动,所以就没有禅。很多人说心动了怎么办?心动了就不叫禅心了。

一、师父每日B.H.F.F-《调节心态》互动答题


1、学佛有一个(    ),想“如如不动”,首先要耐得住“(    )”,受得了“冷嘲热讽”,经得起“赞叹吹捧”。修行修心,其实就是在人间短暂的生命中,去解开真实(     )的佛法深意。


2、修心,就是(    )(意思是一直到寿终)的一个过程。(    )人有时候别人觉得他很寂寞,但是他(    )并不寂寞。虽然刚开始修真的会觉得很寂寞,这是因为他心中还没有住佛,等佛菩萨(    )在心中,当然有佛菩萨陪伴的人他永远不会觉得寂寞。


3、一个人一旦发愿,就必须坚持自己的( ),终生(    ),终生信佛,不(   )。


4、将观世音菩萨装在心里,(    )会指导你,因为修心是终生的(     ),在修心过程中根本用不着长吁短叹,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是修心人,有菩萨保佑。其实修行就是人生的一个(    )点,也是获取人生真谛的一个(        )时机。


5、红尘中修行注定是(     )而孤独,如果没有高僧大德或(     )的指导,当然很难修成(     )。师父的白话佛法,贴近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解门”和“(   )”的修心中次第进行,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学(    )。


6、佛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佛法的人,不是读了多少(    )、谈出多少(     ),而是在听闻佛法阶段,当下就能接受用得上的(   ),这就是佛法中讲的“动中(     )”,生活(     )化。真正地去理解它,去做到它,这就是“(     )”,你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和这世间的“(                    )”。


7、要做到这些,需要锻炼一颗(     )忍辱的心,去越过修行路上的各种(     )。把内心擦拭干净,把“(      、   、   、   、    )”的五蕴彻底照空,有(     )就不存在障碍。


8、谁说学佛人孤独,有成千上万的(    )陪伴,还有护法菩萨和诸佛菩萨常住在心中,永远地指导着我们的(     )。我们是最幸福的,佛法难闻今已闻。希望你们好好地修,一路排除杂念,跟着(      )指引的佛道,在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下,一世修成(    )。


9、当下学佛今(      ),不闻(      )真没福。借假(      )红尘倦,出离苦海还(       )。


10、调节靠着心灵,心灵靠着(    ),正能量来自于菩萨的(   )和佛法的(   )。


11、知(      ),懂道理,珍惜当下,好好修心,那才是(    )之道。学佛法能够让我们开悟明理,能够让我们(    ),希望大家努力修心。


12、(    )修持第一位,(    )健康快乐归。不争不斗离红尘,(    )安乐凡成圣。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真理  寂寞  究竟


2.尽形寿  修心 心里 常住


3.愿力  行善  懈怠


4.菩萨  行持 转折  开悟


5.艰难  明师  正果  行门  白话佛法


6.经典  高论  佛法  修禅  佛法  生活禅  果证


7.清净  障碍  色受想行识  空性


8.佛子  心灵  佛陀  报佛恩


9.世福  佛法  修真  心愿


10.正能量  教诲  教导


11.佛法  上乘  转凡成圣


12.心灵  身心  清净


二、本期自测题(温故而知新)- BHFF1-3《学佛修心的目标(一)》


建议请先预习答题,再对照答案,考考自己对BHFF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1、学佛修心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答案:(       )世界。实际上往生极乐是个非常崇高的(     ),所以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得到。


2、人在过世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    ),去地府(     )也好,上升天界也好,(        )极乐也好,都要过一场(       )。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往生极乐  目标


2.考核  地狱  往生  考评


三、【F言F语背诵】--摘自【FYFY 小册子 】


1.越有本事越要谦虚,要有慈悲心,就会和观世音菩萨接上气场了。


2.人是能克制的,人就是靠毅力战胜自己的错误。


3.心时时刻刻提在弦上,如果想到只要一个念头就会让自己轮回,就不要再去起心动念。 

01.jpg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此篇文章在编辑和分享过程中,有不如理.不如法之处,恳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恳请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慈悲原谅!                                                                                             感恩合十

男听众有同修总会遇到很多善缘的人,也能度到很多人;有的同修周围的环境度人就是很少、很慢,这是跟他前世的善缘福德有关,还是跟他今生的愿力有关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师父答跟他今生愿力和上辈子的福德都有关系(哦。那环境不是特别理想、度人比较少的人,应该怎样才能改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很简单,发心啊,现在有网络度人啊!多写正能量的东西,把一些佛言佛语发给人家,让人家先有兴趣,好好度人,这都是方法,都是妙法(好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00:10 , Processed in 0.06949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