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修成正果,就要明心见性
要修成正果,就要明心见性,就是要想明白,才能见到菩萨的本性。
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见到“真如本性”,就是见到自己真如的本性、见到真正的本性之后,你才会见到法性,法性里面包含着法身、报身、应身。
GYTKS 20190601 《随波逐流失境界》
3、不做空心木头,实实在在地修心
学佛人不做空心木头,实实在在地修心,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自己。很多的痛苦就是源于我们活着不断地欺骗自己,让心里感受到多么不平衡,心就成为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但是你自己的贪心可能会骗你一辈子。
20170420 雅加达
4、我们修行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我们修行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契入菩提涅槃。什么意思?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有智慧,要懂得无我,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人相、无我相,也就是要懂得涅槃,就是彻悟。
所以你在人间不能理解来人间的目的和彻底的觉悟,你不可能在人间做好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造房子,每一块砖都不能砌歪的,因为哪一块砖砌得歪了,这个房子造到很高就会倒下来。
所以佛教界经常讲一句“万丈高楼平地起”,你们今天能够到天上去,以后能够修成正等正觉或者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靠你们现在的一言一行来达到菩薩的“奉行十善、不造十恶为根基”。
新B 84《十善是慧 命的根》
5、修心没有落实到行为上就是白修
【问】师父,有一次您《白 話-佛 法》里边写着:一个人以后能不能成菩 萨,不在于你的语言和行动,是在于你的境界和你的思维。我的问题是,你的思维指挥你的行动和你的语言,那怎么……我不明白。
【答】因为你的语言和思维已经慢慢像菩萨了,因为你的行为和你的语言影响着你的思维,反过来,你的思维又影响着你的语言和行为,它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当你拼命去做一个善事的时候,实际上它反过来影响你的思维。
高境界的思维才能去影响你的语言和行为。但是反过来讲,你的行为和你的语言只要模仿着菩 萨去做,照样会影响你的思维来提高你的境界。
如果你修心讲了半天,修得很好,你最后没有落实到你的行为上,你就是白修 心(对)你就是有这个思维,你只不过是有佛 “性”,但是你没有 佛 “行”。
WD 20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