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间一切皆属虚妄",只有学习菩 萨的精神,你才能了悟一切尽虚空遍法 界
“世间一切皆属虚妄”,连你们拜的佛和菩 萨,如果你只是去求菩 萨、拜菩 萨,则还是存在着虚妄之相;只有学习菩 萨的精神,你才能了悟一切尽虚空遍法 界。
真的菩 萨在哪里,就在你们的心里。师 父问你们,你们今天拜菩 萨的时候,你们把菩 萨当成真的,如果菩 萨的精神你们没有学到,你们拜的菩 萨就是假的。真的菩 萨在哪里?因为真菩 萨是精神和灵魂,所以真 佛就在你们的心里。
B 12-32《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3、见法 身如来就是见诸相非相
法 身如来,“法 身”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的身体,因为人间称为法 界。
见不到菩 萨的本性,就是“非相”;如果你的慧眼所见到的空相,你的眼睛看见的实际上是空的,但心里见到了本性佛,就是“是相”。这些都是菩 萨的哲理,非常高深。
B 12-32《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4、“色即是空”:见一切相如同见空空寂寂的相
师 父跟你们讲到“色即是空”,师 父已经讲得很明白了,意思就是见一切相如同见空空寂寂的相。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见到的世界上一切的相,你们看到的人也好,物质也好,所有的其他东西也好,好像见到了空空寂寂的相,就是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B 12-32《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5、“知相离相非非相,离妄弃欲本金刚”
【问】在 《佛-言-偈 语》里师 父说的“知相离相非非相,离妄弃欲本金刚”,弟子有以下理解是否正确?
我们知道这个世间有相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相,但是我们不能着相,所以要离开它,不能被相迷惑。
非相,没有相;非非相,并不是没有相。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相,我们就要努力离开这个相,但不能认为没有相,我们还要在人间踏踏实实地修心和生活。
离妄,离开人间的妄想;弃欲,就是放弃欲望;本金刚,佛心本性像金刚一样如如不动。
【答】百分之一百正确。
来信解答疑惑(286)
6、关于“四相”、“四相即空”的开示
师 父最后总结一下“四相”。简单地说,
第一,不执著于我自己;
第二,不执著于他人。我对别人、对我自己都不要执著,我一定要怎么样,要他人怎么样,他跟我的关系,等等,全部都不执著;
第三,不执著于众生,乃至于不执著于生死的一切,这样你就达到了空的境 界;
第四,不执著于寿命和时间。你们一听,达到空的境 界,境 界很高了吧?
师 父告诉你们,最后连达到空的境 界都要没有,因为他没有境 界了,所以他才是真的空。
B 12-34《四相即空》
7、如何理解“离一切相”?
【问】佛菩 萨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学 佛人要修心补相,但是佛 法又说离一切相。为什么我们学 佛修心既要补相又要离相呢?请师 父开示一下。
【答】境 界啊!开始修心的时候叫你离相,不要着相。开始修的时候,不要贡高我慢,什么事情要忘我,修到无我,那么就叫离相了。
这个是境界问题,你离相了,离一切相,修到这个境 界,你要把一切相、你做的功 德也要忘记。这是什么功?不叫功 德,不知道;你是谁?不知道,无我,一切都没有我了,心中只有众生了(师 父,您解释得太好了)。
WD 20160429
8、悟出了空谛,他在天上就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意念出来都是好事,实际上他就是悟出了境 界、悟出了空谛,他在天上就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B 12-34《四相即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