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懂得,由“能容”到“能忍”,最后“能让”,能原谅别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平心静气、无欲无求,这才是学佛人生命的境界。有些人虽然活得很幸福,但是他拥有的钱财和名利都是人生的附属品,风一吹就碎了,云一来就散了,哪一天,当你回头一看,一切都没有了。学佛人要经得起考验,学佛就是要内修慈悲,外修境界,要做到“八风吹不动”。所以,学习佛法,首先要在社会上就成为人间的菩萨,其实,任何的烦恼和磨难都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
台长告诉大家,处世之道本无奇,多交朋友少树敌。斤斤计较要不得,待人宽厚要积德。人到中年全看透,名闻利养过时候。修心念经越鸿沟,学佛誓把杂念丢。半梦半醒半是仙,人间凡事如云烟。放生许愿禅心在,心中清净无灾害。睡前原谅众生业,醒后重生菩萨谢。怨恨烦恼是包袱,随手就扔不在乎。
人要懂得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别人不说你缺点,并不代表你没有缺点;别人不讲你有业障,并不代表你没有业障,要学会克服自己的无明习气,常回头看看自己的一生,你到底行了多少善?你到底做了多少恶?人要活得无忧无虑,对得起别人,学会宽容安详的心态,你就会觉得,觉悟,那是一个美好的境界。所以,人生最美好的心态是什么?并不是外表的美丽,是因为我们拥有一颗慈悲的心,那才是最重要的。拥有没有烦恼的心态,你才会“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有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为科举没考上,颓废、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呢?”年轻人说:“那我就往下跑。”老者仰头大笑:“哈哈哈,年轻人,你往下跑就会葬身在山中了。就算山上滑坡,你应该往山上跑,你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事皆然。”说完,飘然而去。
我们在人间,每一天都会有烦恼,你在单位里跟同事、在家里跟你的亲戚、跟你的先生和太太、跟你的孩子,跟一切接触的人,你都会有烦恼和困难,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它,去化解它,去包容它,去解决它,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你才是真正开悟之人,你才能做到入污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