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2750|回复: 0

【佛法人生】

[复制链接]

40

主题

40

帖子

196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1-1-28 09: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模板 于 2021-1-28 09:39 编辑


智慧

人生

resize,m_lfit,w_120

佛法人生

跟雨伞学做人

跟雨靴学做事



      人间的一切都会成、住、坏、空,人也是这样。一间房子被造了,无中生有,成了;然后开始住在里面;时间长了,慢慢开始变坏了;最后把它全部推倒重建,不就空了吗?人从小长到大也是这样。所以要懂得,人的一切都可以变化,唯有佛性没有变。


现在的人经常吵吵闹闹,为自我天天算计别人,天天吵架,而且吵架越吵越有水平。有一个老公和老婆吵了一架,回到家的时候老婆的脸色就不好看了。老公看了,知趣地不跟她讲话,家里养了一只猫,就去逗猫玩了。老婆一肚子气没地方发,突然吼道:“你跟那一头猪在一起干嘛?”老公惊奇地看着她说:“这是猫,不是猪啊。”老婆接口说:“我没跟你讲话,我在跟猫说话,你插什么嘴啊?”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学佛之后就会改变自己的观念,天天为别人想,去除我相,家庭才会转变,变得越来越好。


人总是在埋怨当中生活,总是觉得别人都不好,如果你没有坚强地精进,你会找不到成功的道路。
在唐朝有一个真实的事情,有一介书生,是个孝子,待人也很好,但是连续几年考试都落榜,心情十分沮丧。

有一天,他慕名拜见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并向他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禅师听完他讲的话之后,笑了笑,指了指庙外面的一棵梧桐树,示意他将树底下的落叶全部捡起来,放到包里,背回去放好,第二天继续。书生不明白禅师的意思,  但是为了能够得到他的点拨,每天过来捡一点树叶放到自己的包里,直到梧桐树逐渐光秃为止。

这一天,老禅师将书生叫到身前,让他背上两袋落叶拿到京城里去卖,并且跟他说要价十两黄金。禅师还给他两张一样的纸条,嘱咐说:“其中的一张要交给买主,能买得起落叶的必定是雍容华贵之人;另一张给你,但落叶没有卖掉前你不许看,卖掉之后你才能看。”禅师反复地强调:“只有卖掉落叶,你的人生才能有重大的变化,你必须要坚持把它卖掉。”  书生将信将疑,到了京城之后按照禅师的吩咐,在大街上摆开了字幅,上面非常显眼地写了几个大字:“十两黄金卖落叶。”

别人从他身边走过,纷纷嘲笑他:“哎哟,这个人有毛病,异想天开,卖落叶,十两黄金?傻瓜。”书生觉得自己真是丢人现眼,可想到老禅师对他说的话,他坚持了。

到了第六天,正在打盹的书生突然被人推醒:“哎,小兄弟,你那袋子里真的是装着落叶吗?为何要卖黄金十两啊?”

书生一看,询问之人雍容华贵,旁边还有两个侍从,像是富贵人家的人,  于是他取出包里的纸条就交给了那个人。

那个人接过纸条,拆开一看,眉头舒展,大悦,然后问了书生的姓名和住址,说:“十日之后,一定将十两黄金送上门。”

然后挥手告别。书生做梦都没想到,两袋落叶居然真的能卖十两黄金。他告别了买主,立刻拆开另一张纸条,想看个究竟,上面是这么写的:

“此叶从成长到凋谢,是树四季变化的见证,于人而言,是成败的见证,于国家而言,代表着历史的变迁,若国君能重视落叶,以史为鉴,必能知兴替,天下必兴旺,  倘真如此,十两黄金不为贵。”

原来,老禅师根据当时新颁布的一些宣传推断,必定会有高官在那段时间来私访民情,而小小的落叶却隐含着人生之理,治国之理,就这一点,它是无价的。书生拿着手中的纸团,无比佩服禅师的神机妙算。回家之后立刻总结了自己落榜的原因,感叹自己怎么跟落叶一样,于是查漏补缺,准备迎接来年的科举考试。可是参加考试之前,居然有人到他家来邀请他进京,当场面试通过,入朝为官,面试官就是那落叶的买主唐太宗。


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失败,若能将这些经验好好地储存,总结经验得失、扬长避短,拒绝在碰壁之后灰心丧气,懂得把握时机,就像佛法中说的六波罗蜜的忍辱精进,有些“落叶”便是我们人生的无价之宝。

師父跟大家讲,跟雨伞学做人,跟雨靴学做事

雨伞说:“你不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高高地举在头上?”

雨靴说:“别人把全部的重量都压在了我的身上,把他们的重担托付给了我,我还有什么‘泥里’、‘水里’可以计较的?”

学佛人要懂得,不能见不得别人好,一个人要气量大,心胸狭窄成不了菩萨,救不了众生。有人曾经问李泽楷:“你父亲李嘉诚是怎么教你成功秘诀的?”

李泽楷说:“父亲没有教什么赚钱的方法,他只教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他跟我们说,假如跟别人合作,有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我只要拿六分就可以。” 也就是说,你跟别人合作,你拿他七分是合理的,你哪怕拿他八分的回报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要学会谦让,  我们只拿六分,因为这样谁都愿意跟你合作。

人跟人之间需要互相成就,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的境界不同、天性不同。有的人天性嫉妒,容不得别人;而有的人天性豁达,性格至纯至善,帮助别人。达己达人的心态,为事处人宽容别人,因为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学佛人度别人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要记住,大慈大悲地救别人,最后就是大慈大悲地救度你自己


XLFM法界心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进入|佛法人生|

点击进入|百种专题|

点击进入|链接三|




resize,m_lfit,w_120




他可以救您的









resize,m_lfit,w_120音文|佛法人生resize,m_lfit,w_120




undefined


页面排版|法界心

resize,m_lfit,w_120如有不如理不如法resize,m_lfit,w_120

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请护法菩萨慈悲原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07:24 , Processed in 0.06553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