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私才会无畏,无畏才是有智慧
要懂得,学 佛 要做个没有牵挂的人,就是无罣碍之人,无罣碍的人就是没有私心的人,就是无私的人,一个真正无私的人,才会无畏。
为什么这个人无畏啊?因为他没有私心,无畏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一个人如果自己有大无畏的精神,就是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着想,无所畏惧,这种人就是有智慧,这种人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关心。这种能够替别人着想的人,他活得有意义。
B 11-24《缘分就是牵挂 本性才是真空》
3、大无畏就是把自己忘记
一个人要具有很多本领来弘法,要有智慧,要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就是把自己忘记,不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如果这个人在弘法,不论是正说、引说,实际上都是妙法。
B 1-27《正说、引说,均是妙法》
4、一个人要多施无畏,多帮助众生
一个人要多施无畏,多帮助众生。多施无畏的意思,就是要经常大无畏,自己无所谓,我无所谓了,我对谁都这样,我对谁都很好。
无畏就是能够帮助人家,无畏才能无私,这个人才不会有私心啊。大无畏,就是最大限度的对人家的帮助,你们有几个人帮助人家?你们有没有大无畏?无私是什么?就是一点私心都不能有的,所有的私心都不能有,这一点很难做到。你们做得到吗?
B 7-15《用圆满心证得无上菩提》
5、一个无畏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大有作为的人
一个无畏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大有作为的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才能真正接受上天托付给的重任。
B 1-15《谈“宠辱”和“牵挂”》
6、去接触五欲六尘(弘法)必须要有非常智慧的脑子
【问】一个修大乘 佛法的人,如果整天自己在屋子里,虽然也是拼命弘法,整天通过网络发帖做弘法的事情,但是不敢出门与人交流,怕沾染五欲六尘觉得做人很难而回避这种现实中的交往,有这种心态在家里网上拼命弘法,这是否是一种心没有打开?这是否是自闭?这是否是在修大乘 佛法?如果一直是这种心态,但是做功德很大,能否脱离六道轮回?
【答】阿罗汉果照样能修成,不去沾染五欲六尘,干干净净,照样上天。去接触五欲六尘必须要有非常智慧的脑子,辨别,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末那识要能辨别,否则就不要去接触。
来信解答(210)
7、“菩萨 为众生故入生死”
“菩萨 为众生故入生死”,什么意思呢?菩萨 为了救度众生,他才到人间啊,因为人间就是生死间,因为你到了人间,那一定有生,就有灭、有死啊。
为众生入生死,所以才会有生死,菩萨也会生病。菩萨降临世间,就是为了众生而来,娑婆世界的众生,分分秒秒都是在生死之间啊。
要是 菩萨 没有大慈悲和大无畏的精神,怎么会到这个生死间来救你们呢?
师 父 有时也想,菩萨 到了这个人间,总有死的一天,想想也是很惨的,在天上那么好,从来没有死的概念,到了这个人间就要受到死的报应,苦不苦啊?
观世音菩萨他到人间做妙善公主的时候,观世音 菩萨知道总有一天会离开的,济公 菩萨也知道总有一天他会离开的。但是肉身走的时候,总会有点痛苦,释迦牟尼 佛 走的时候,还头痛三天,也要受人间报应。想一想,菩萨 的大无畏和大智慧,一般众生学不会的,什么人肯陪着人家跳到火坑里去啊?除了菩萨,没人愿意跳火坑,进入生死之道。
B 7-23 《 心空才会因空果空 》